’17;01.29.30.家族;宜蘭 礁溪老爺大飯店旅遊14
'17;02.07.興大;臺北 52合作王碧珠同學回國聚餐01
’17;01.29.30.家族;宜蘭 礁溪老爺大飯店旅遊14
'17;02.07.興大;臺北 52合作王碧珠同學回國聚餐01
masa
美国的人生观念,惊呆了!
2017-01-06 大中华见闻 大中华见闻
白岩松在他的《你想像的美国其实是中国》一文中,一语道破了一个很多国人不愿面对的现实:“提到美国,也许人们马上会想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国家。生活节奏快,都市霓虹灯闪烁,酒吧餐馆歌舞升平。人们尔虞我诈勾心斗角,人情冷漠,家庭观念不强,性方面非常开放,各种消费欲望极强,钱才是上帝。到了美国你会发现,以上描述基本符合如今中国的状况,与美国关系不算太大”。
1.带病坚持工作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行为
在国内媒体一边倒地宣传某人时,常用的形容词就是忘我工作到了“带病坚持”的程度。
在美国你会发现,生命是第一位的,生病就应该休息,带病坚持工作是对自己不负责任的表现,对自己都不能负责任的话怎么指望你对他人或工作负责任?再说你流感什么的还可能有传染性,到公众场所和工作单位不是诚心让其他人传染吗?在美国生了有传染可能的疾病以后,医生都会告诉你要呆在家里,需要自我隔离多久之后才能去公共场所,这是公共道德,是对社会负责任的表现。
2.汽车洋房是生活必需品,不是富人才有
在美国说到买房,基本指的是买独立屋,也就是国人嘴里的别墅。这个基本就是普通民宅,并非有钱人才有。还有一种排屋(中国叫联体别墅)比独立屋更便宜些。这样的排屋3、5万美金至千万美金不等,产权是永久的。
到了美国后你马上就会发现,不论是对穷人还是富人汽车只不过是生活必需品,没有汽车就像没有腿;而美国的房子多数是独立屋,美国超过一半的家庭都拥有独立屋,所以汽车洋房只能算是基本生活的必需品。
3.食品行销几大洋实际上都是给华人吃的
国内经常看到这样的宣传:某食品远销世界五大洲,深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到了国外才知道,这些东西绝大部分只有在华人超市里才见得到,是以华人为销售对象的。
而在面向美国人的大型超市里出售的亚洲食品主要来自日本和台湾,大陆生产的几乎无迹可寻。平时美国人也许会买中国产的衣物和日常用品,谈到吃食的可能性几乎没有,美国超市里的美国生长的大白菜多数美国人都叫不出名字,主要是亚洲人在买。
4.政要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作为一个中国人,如果你能有一张和主席、总理、哪怕就是省长、市长的单独合影,那一定是很了不起的,因为这些政要多数人可能一生都没有机会见到的,哪怕是远远地撇上一眼。
而美国的政府官员是靠自己竞选选民投票选举出来的,你有很多机会在他们竞选的时候见到他们,若你要求合影的话他们肯定笑逐颜开搂着你摆出最动人的姿势,照完了人家还谢谢你的支持。
议员等官员上任后选区的人需要帮助,给议员写信的话肯定会收到答复,基层办公室解决不了还会一层层往上报。
5.家庭第一,哪怕金钱和工作都要给家庭让路
在中国,因为赚钱和工作两地分居的人家还真不少,即使家在一地也还可能为了工作夜以继日,把物质的东西看的超过了一切,错过了妻子生孩子、耽误了给孩子看并不能给老人送终等。
在美国才,这样做是会被别人鄙视的。在美国,很多人的办公桌上都摆放着家人的照片,其乐融融的合影透露着美国人的家庭观念,下班后和周末的时间都是属于家庭的,所有的节日也是一家人安静地聚在一起。
最近一位美国好友要做一个小手术,她丈夫取消了全部的商业会谈,宁肯自己出钱支付会谈方延期滞留也要去陪着她手术,就是海外人家庭观念的典型体现。
一个真实的事。有一个只身在美国餐厅打工的中国女人,对一个每天靠说唱谋生的艺人说:“你为什么不去中国,我可以介绍你去做英语老师,何必这么辛苦。”说唱艺人说:“我为什么背井离乡,离开我的妻子和孩子?这个工作不好吗?我喜欢我的工作,可以每天和我爱的人在一起,我很幸福。”瞬间,在场的人觉得那个中国女人更可怜。
6.“富”不等于“贵”
我们现在大部分中国人所理解的贵族生活就是住别墅、买宾利车、打高尔夫。就是挥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对人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实际上,这不是贵族精神,这是暴发户精神。
在美国以貌取人是很容易犯错误的,富人不是靠名牌包装的,也不是名车大房子,而是在不动声色中,一口整齐的白牙(非常重要),一身古铜的皮肤(有钱度假晒太阳),一副健美的身材(有闲去健身房),最重要的是每年捐给慈善协会和教堂的大笔捐款。
真正的贵族学校,学生睡的是硬板床,吃的是粗茶淡饭,每天还要经过非常艰苦严格的训练,这甚至比平民学校还要辛苦。在大多数中国人的意识里,富和贵是一样的,没有什么区别,但事实上这是两回事儿。
7.“找关系”、“听人说”不如去相信法律
在中国做什么事情都要找关系,比如撞了车不是下来看看对方是否受伤需要救助,而是各自打电话找关系到现场帮忙。
在美国,只要人没有伤亡的事情就不算什么事情,其它的平心静气相信警察的公正裁决和依靠保险公司善后。美国法律法规规定能办的事情不用找人也能办得很顺利,违规的事情找了人也办不了,所以大家都养成了要办事先查相关规定的习惯。有些华人还保留着喜欢“听人说“的惰性,结果以讹传讹反而误了不少事。
8.有钱不等于会生活
有话说,贵族的养成至少三代。中国现在与美国相比更像是暴发户社会,离贵族社会相差甚远,这个是国情决定的,也是意识决定的。美国进口食品到中国起码翻4倍,这还是按大宗货品走的价。美国食品是安全健康,但只有少数富人吃得起。碰到一个北京的进口商,我们问难道中国就不能制造健康食品?他很老江湖的抛了一句:“回去做做看你们就知道了,钱且不是问题,买不到才是问题。"
在中国,有钱人肯花几千元每一个月保养自己的奔驰宝马,不愿花几百元买个营养品保养下自己的身体。因为觉得开个漂亮的车,比起臃肿的身体棒多了。住豪华的装修,但充满甲醛的豪宅,却不愿买一个空气净化装置。直到大病临头四处求医问药,却不愿意平时多预防,多锻炼,均衡营养。
在美国,越是高学历和高收入的人,生活方式越是健康的,而中国高学历和高收入的人的生活方式反而是不健康的。
奥巴马每周坚持至少锻炼6天,每次锻炼大约45分众,只有星期天才会休息。他每天早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冲进他的健身房开始锻炼,还严格的按照减肥食谱进餐。一般以巧克力烤花生蛋白棒、烤杏仁和开心果作为零食。不能说我们比奥巴马更忙,只能是我们意识穷乏。
9.读大学是一种个人养成,而不是为了出路和提高身价
从小到大听惯了考大学实现“鲤鱼跳龙门”的故事,现在虽然不同了,但是学历的标牌似乎依旧是身价的砝码。
在美国你会发现,高学历的知识分子做普通工作并不新鲜,我见过印度的哲学博士开出租车、东欧的音乐家干装修、地理系的研究生在找到教师工作以前在家具店当服务员、工科博士在售车店做销售、大货车司机酷爱莎士比亚长途旅行的闲暇写下让圈内人震惊的剧本等。美国受过大学或更高教育的人口比例远高于中国,而这个教育追求的是一种养成,和出人头地没有关系。
哥伦比亚大学清洁工用七年旁听了一个古典文学本科,因为喜欢。我不否认这样的多少也与国情有关。在美国10-20年经验的蓝领年薪超过常春藤毕业生的水平。而美金的购买力和人民币的购买力...是的,国人很累,但或许改变的起点不在于大坏境,而在于心灵。
10.信用是很重要的
在中国的说了不算、算了不说的事情就不用详细举例了。
在美国,一个人的信用记录是和自己的社会安全号码紧紧地绑在一起的,这个记录直接影响一个人的借贷买车买房能力,甚至影响一个人的就业,比如给联邦和州政府工作的位置多数都要求有良好的信用记录。也正因为人人看重自己的信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变得简单很多,而不再需要天天运用五千年文化积累下来的聪明去斗智斗勇。
11.离婚的男人像根草
在国内的情形就不用说了。在美国离婚的话,男人什么都得拿出来分一半给妻子,如果妻子没有赚钱能力的话还要支付抚养费以保证离婚后妻子的生活水准不显著下降,直到妻子再嫁或死亡;孩子的抚养费更是不能少,多数州规定要支付到18岁,而且男人支付的抚养费没有退税的优惠等等,男人离婚的话身价立马巨幅缩水,所以,美国男人鲜有去养小三、小四的事情发生,而是下班就回家,周末陪孩子老婆。
外丹功特點︰ (基本參考資料)
一﹑虛靜立(靜極而動﹑動靜平衡﹑空虛虛境﹑天
人合一。
二﹑開眼〝陰陽理論〞
三﹑開竅(啟動法)自然開發人體磁場。
四﹑顫抖(振動)有規律性(頻率)契合萬物。
五﹑層次分明﹑預備式有五階﹑外丹功有五境。
六﹑功法有順序﹑系統性﹑不能顛倒混亂。
七﹑掌按指翹的奧秘(練久自顯)。
八﹑炁走全身的妙法(練久自顯)。
九﹑兌竅法(屬於高層功法)。
十﹑不論宗教﹑不分種族﹑文化﹑國家﹑政治﹑自
由參與﹑自我強身﹑自求健康﹑多壽多福。
十一﹑簡便﹑不需任何器材﹑咒語﹑音樂﹑不受時
間﹑場地限制。
15;09.01秦金樹師傅提供(masalin blog秦師傅語錄47)
作者∕南懷瑾
南大師在去年過逝,他不但是國學大師,也是禪宗大師,他說過一句話:「人生的最高境界是佛為心,道為骨,儒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腦,從容過生活。」
真正的修行不只在山上,也不只在廟裡,更在社會中。要在修行中生活,在生活中修行。有的人整天打坐,磕頭、撥念珠,修了好多年,可是習氣、煩惱依舊,性格、心態依舊、沒有任何改變,這不是真正的修行。
你的工作環境也是你的道場,你的壇城。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都要把你的修行融入到你的工作中,面對境界歷事煉性,對人煉心。要盡你的責任和義務,要盡心盡力地做好你所承擔的一切,要製心一處,用心去做每一項工作。
把你的服務對象視為父母眾生,一切為他們的利益著想,以真誠心對待每一個眾生,關心他們,幫助他們,理解他們,體諒他們,做眾生的公僕,全心全意地為他們服務。當你不求任何回報地去給予、去奉獻的時候,這就是你的修行,你會得到無比的快樂。你的事業、你的工作、你的一切都會順利。不要怕遇到違緣障礙,他可以歷煉你的心性,提高你的層次,增長你的智慧。
你的家庭就是淨土,就是你的寂靜處。要把你的淨土打掃的乾乾淨淨,佈置的清淨莊嚴,要任勞任怨的盡你的責任和義務,擦掉灰塵就是擦掉你的業障,掃除垃圾就是掃除你的煩惱。你的家人都是你的親人,都是你的父母眾生、兒女眾生,都是你的金剛道友,要關心他們,照顧他們,尊重他們,不要傷害他們,怨恨他們。
各有各的因緣,各有各的福報,你執著什麼,什麼就會傷害你,你執著誰,誰就會讓你傷心,一切都要看成如夢如幻,放下所有的妄念,但放下不是放棄,該做的還要去做,還要做好。
人生如同一場戲,戲已經開場了,你就要演下去,但是你要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知道,你是在演戲,哪裡有真的夫妻?哪裡有真的兒女?
既要演好你的角色,又不要假戲當真,其實人間並不是我們的老家,眾生只不過是匆匆過客而已,有什麼可執著的,有什麼可計較的,少說一句又能怎樣?退一步又能怎樣?
凡事不要只考慮自己,要為對方考慮。只有去掉了自私、自利、自愛,你才能夠自在。你真正有了慈悲心、菩提心,你如理如法地修,真心誠意地去做,別人自然會尊重你,喜歡你。你怎樣對待別人,別人也會怎樣對待你,不要總是怨天尤人,不要總是挑別人的毛病,看別人不順眼,不要總想去改變別人,先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修好自己的心,一切境都會隨心轉。
如果你以寬闊的胸懷容納一切,包容一切的時候,你就不會有想不通的事,看一切人都是好人,看一切事都是好事,看一切境都是好境,能經常查找自己的缺點,能不斷地去掉我執,這就是修行,否則修什麼呢?
其實,修行和生活、工作並不矛盾,佛性是我們每個人都具有的,然而人們陷入了繁忙的事務,到處奔走尋求,忘記、失落了自我,不知道最重要的、最寶貴的東西應該從自心中尋找。佛就在心中,真正的佛就是自己的心。我們一定要有信心,信心有多大,成就有多大。認真學,堅持修,好好學,好好修,今生一定能夠解脫,今生一定能夠成佛。
生病的人,要找回健康;失業的人,要找份工作;傷心的人,要找到快樂;失望的人,要找到希望。我們一生幾乎都在為找事業、找朋友、找財富、找功名而忙碌,甚至一生一世都在找尋,仍然找不到自己想要的。其實找來找去,找自己的心最重要。
怎樣找到自己的心?
第一、成就內心的真佛:有句偈雲:“佛在靈山莫遠求,靈山就在汝心頭;人人有個靈山塔,好向靈山塔下修。”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尊本來佛、自性佛,卻在耳娛聲色裡追逐迷失,找遍外在一切,忽略自家珍寶,空在世上幾十年找不到真正的自己,很是可惜。因此,我們要作一個有智慧的人,向心內覓佛,成就內心的真佛。
第二、點亮內心的燈光:現代人強調淨化環保、淨化社會,其實最主要的,還是要先從淨化自己、淨化心靈做起。因為我們的心,經常被愚癡、黑暗、無明、煩惱所遮蔽。
我們每個人的自性裡,都有一盞心燈,點亮這盞智能的燈、般若的燈,就能趕走無明、煩惱。有謂美容、美顏、美姿,不如美心,點亮內心的燈光,就是美心。
第三、治療內心的病患:身體生病了要看醫生,心理生病了怎麼辦?
有人求神問卜,有人看醫生,不過最究竟的,還是自己做自己的醫生,因為自己內心的病,自己最瞭解。
“佛說一切法,為治一切心;若無一切心,何用一切法?”佛陀說法,就是要治眾生的八萬四千種煩惱病,所謂“勤修戒定慧,息滅貪瞋癡”,用戒來治貪,用定來治瞋,用慧來治癡,身心才會解脫清涼。
第四、發掘內心的財富:外在的財富,隨時可能因為水、火、盜賊、貪官及不肖子孫等而消失。
然而我們心內的財富,是偷不去,也失不了的。比方:信仰、般若、慈悲、道德、精進、喜捨、慚愧等等,都是心中的財富,這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你想擁有多少財富,就得看自我發掘多少了。
六祖慧能禪師曾說:『一切福田,不離方寸,從心而覓,感無不通。』
生活在世間,有人專找門路,有人愛找碴兒,找來找去,只有自找苦吃,自找罪受。唯有找到自家寶藏,心裡才會開朗,才會踏實,無論什麼樣的生活,都得自在。
非常感動,與您分享